產品發表 包羅萬象 模型拍賣 綜合討論 直昇機 飛機 同協會 回首頁

 找回密碼
 申請
樓主: Roy826

前後輪二驅甩尾摩托車 DIY全記錄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5年11月22日 11:50 AM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oy826 於 2015年11月24日 07:51 PM 編輯
mickyteng 發表於 2015年11月21日 08:47 PM
我提一些意見您參考看看 ^^




真的很感謝大家的熱心協助,許多創新和發明在初期都會有許多的盲點,如果能夠借助大家的不同思考角度,應該比較容易激發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總之,非常歡迎大家來給意見、給想法,小弟至少會做出一台「Prototype I(原型一號)」來拋磚引玉,將來若是還有什麼其他人也想做做看的時候,這篇文章應該就會有點參考價值了啦!

以下來跟Micky大回應探討一下...
原創作者在兩輪和三輪的影片中都不是用房車甩尾胎,他是用PVC之類的水管去切出來兩截,後輪胎面是完全平的(底下有照片),前輪可能為了加大轉向時輪胎側面接觸地面的面積(像您講的不要只有一條線)而有磨出弧形的胎面,他可能就是故意設計不要有大角度的傾倒,才會用那麼寬的後輪,和極低的底盤來做控制,也因為平面胎很難去有所謂的傾斜角度,所以才會造成我前面的文章有提到他會因為離心力作用,而向轉彎方向外側傾倒....

在我這個實驗裡,第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不要用全平面水管胎,試試看能不能讓遙控摩托車在甩尾的時候,呈現像真車一樣「傾斜過彎加上橫向滑移」的動態;至於傾斜的角度需要多大多小?或是傾斜的時候,會向彎內傾還是向彎外傾?我其實就是因為不知道,又充滿好奇,才會很想做這個實驗來測試看看。

至於選胎,本來我也想找有點像摩托車那樣圓弧形斷面的硬質甩尾胎,但是找不到(有沒有人知道哪裡買得到?拜託請告訴我,謝謝!),因為我手邊有一些CS-R系列的房車甩尾硬胎,照他們目錄的圖說(下圖)應該只能傾斜七度,就先用這個來當作內外角度的限制試試看;而傾斜角度更大的FR-F系列胎(見圖),因為是左右不對稱的弧形,應該就不適合用了吧?也許等車子做好,跑出初步結果之後,我會買兩個來實驗看看,如果前後裝不同方向、即前後單側的弧形不同,不知道會怎樣?

所以,根據Micky大的提醒,在這43樓有幾個小結論:


ㄧ、如果將來能夠做出向彎內傾斜甩尾的動作,但所需要的角度過大(大於7度),這時候胎跟地面的接觸面積大概只剩一條線,可能為了加大這某個角度的接觸面積,而有需要把輪胎的斷面兩邊再磨圓弧一點;反之,如果將來做不出向彎內的傾斜甩尾,都只會向彎外傾斜,那角度越大就越不像真車,也越容易翻車,這時候就只能靠第二點的側向支撐作輔助而已了

二、傾倒角度的側向支撐,不一定要做在兩隻腳和腳底有滾珠,可以做成兩邊有滑塊,或是像普通遙控機車的兩側支撐架那樣就好,而兩隻不需要負責支撐的腳,就只要做裝飾性的張開觸地的假動作就可以了! 真是好建議!這樣果然事情就簡單多了!感謝Micky大的建議!


三、如果將來甩尾時所能呈現的傾斜方向,無法控制都是向著彎內傾斜,反而都是向著彎外,若要抵抗離心力,就要想辦法靠上半身的重心轉移(像下面影片1/8的Kyosho 人偶會左右移身體),或是靠下面側向支撐點的反向動作(有點像下面對戰機器人影片的重心位移動作),去想辦法做一點控制,否則就不太像真車的動作啊,這類的機構,就真的有夠複雜了。




四、如果有需要做大比例的甩尾車種而找不到適當的硬質甩尾胎,可以先找好「夾片式」的輪框,像攀爬車在用的1.9吋框和2.2吋框、遙控摩托車像VMX-450的框也是,決定好輪胎的斷面形狀、內徑、外徑及輪框鎖孔,再用3D列印做出黑色的硬質輪胎,從兩側把輪框鎖上就好了!Micky大這真是好主意!可惜我沒有3D列印機....1/10的頭已經洗一半了....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點評

給星星: 5.0
IOM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1:25 AM
IOM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1:25 AM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年11月22日 07:18 PM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oy826 於 2015年11月22日 08:06 PM 編輯

再來說說輪框與馬達的固定問題,一般甩尾車的輪軸是M4螺牙,而小四軸飛行器馬達的輪軸是M5螺牙,本以為只要把輪框用5mm的鑽尾擴孔,直接鎖上去就可以了。但是仔細想一想,這樣六角輪座的部分都是空心的,既沒有插鞘也沒有六角座固定,只有靠螺母和螺牙逼緊而已,將來會不會轉一轉螺母鬆了輪子就掉下來了?

所以後來我在畫剖面圖檢討Offset的時候,有把煞車碟盤兼六角輪座考慮進去(詳見輪框剖面圖),但是厚度6mm,必須想辦法改造成不含碟盤為2.7mm或3mm,不然馬達座就會向輪框外多推出去2mm,這是沒什麼關係,可是馬達的軸心長度只有一公分,我都還沒有加上碟盤、只有鎖螺母,就顯然已經不夠長了,像照片左邊是反牙M5螺母,買不到防鬆的,好像勉強還可以;右邊是正牙的M5防鬆螺母,看起來就有一點危險。這樣一來,碟盤六角輪座又變成加也不是,不加也不是了⋯⋯

說明ㄧ下為什麼兩個馬達買一個正牙一個反牙,因為後輪右側有裝飾用的排氣管,後擺臂只能裝在左邊,擺臂只能鎖在馬達底座,所以後輪的外轉馬達就必須選反牙的,外轉子才能設定成順時針朝著車子的前方轉動;而為了要考慮左右平衡,所以前輪就選相反的,前擺臂改成裝在車子的右邊,所以前輪的外轉馬達就必須選正牙的,外轉子才能夠設定成逆時針朝著車子的前方轉動,我在馬達底盤上畫的箭頭,就是將來輪子轉動的方向了!

我現在暫時是這樣安慰自己的:因為我做的是機車,不會有倒車的功能,所以馬達和輪子只會向前轉,而馬達的轉向和螺母的鎖緊方向相反,所以理論上會像四軸機一樣越轉越緊?在四軸機叫做「自緊槳」在我這個車就變成「自緊框」了,是這樣子的嗎?哈哈!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年11月22日 08:12 PM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oy826 於 2015年11月22日 08:26 PM 編輯

鎖好了馬達,接下來就要思考前後輪的擺臂怎麼做,為了想要讓前輪的轉向角度,像遙控甩尾房車那樣講求最大化,伺服機的位置、角度以及連桿的作法,可能不像我草圖上畫的這麼簡單,還要考慮球頭與球頭連桿的角度問題....還真是有一點不容易想像...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點評

給星星: 5.0
轉向連桿的部份 照第一張圖設計的那樣 左轉到底時 拉桿頭會跟球頭脫離喔 球頭鎖付方向 應該要轉個90度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9:12 AM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9:09 AM
IOM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1:26 AM
IOM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1:26 AM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年11月24日 10:34 PM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oy826 於 2015年11月25日 12:26 AM 編輯

前避震搖臂比較難,後面的比較容易,先來做後面的吧!

來人啊!電~鋸~伺~候~!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點評

給星星: 5.0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9:09 AM
IOM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1:27 AM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1:01 AM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oy826 於 2015年11月25日 01:03 AM 編輯

鎖上輪框,試著轉轉看...
image.jpg
image.jpg

點評

給星星: 5.0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9:09 AM
IOM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1:28 AM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09:12 AM | 顯示全部樓層
Roy826 發表於 2015年11月22日 08:12 PM
鎖好了馬達,接下來就要思考前後輪的擺臂怎麼做,為了想要讓前輪的轉向角度,像遙控甩尾房車那樣講求最大化 ...

轉向連桿的部份
照第一張圖設計的那樣
左轉到底時
拉桿頭會跟球頭脫離喔

球頭鎖付方向
應該要轉個90度

點評

給星星: 5.0
本來我找呀找呀找,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好像可以用的連桿零件,是1/5米漢M5的零件,如下圖,可是在摩托車版上詢問到尺寸後,才發現太大了....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11:15 PM
給星星: 5
感謝提醒!  發表於 2015年11月25日 12:32 PM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

本版積分規則

世界各國訪RCTW統計

手機版|台灣遙控模型-RCTW

GMT+8, 2025年11月19日 04:45 P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