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發表 包羅萬象 模型拍賣 綜合討論 直昇機 飛機 同協會 回首頁

 找回密碼
 申請
樓主: davidlitmanen

V120D02(S) 新手操控心得[自旋翻心得]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年10月17日 09:19 AM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avidlitmanen 於 2012年10月16日 11:50 PM 發表
請問ej大或其他大大有沒有人知道,鐘擺在兩個端點停住的時候,
槳聲特別大的那個頓點,尾巴會快速左右金魚尾要怎麼避免(倒飛那邊尤其明顯)?
好像ej大有傳授過,但小弟記性不好麻煩提醒一下謝謝!
...


負螺距會快速金魚尾是比較特別的現象,最可能原因是主軸固定塊留有間隙,極限負螺距時會把主齒往下推(倒飛時是往上推),讓A傘齒和主齒更分開而咬合不密產生震動,再由陀螺儀胡亂修正。
所以在我的低摩擦力設定法裡面,墊片要適可而止的使用,而主軸固定塊也是關鍵元素,務必讓主軸沒有間隙但又沒有明顯阻力,我在鎖固定塊時都要反覆嘗試很多次,而且每次都會把馬達齒輪分離測試才分辨得出細微變化。

至於摔機通常會把固定塊撐開,怎麼會變更緊,這就奇了!

最近才練習連續小圈翻滾,看似簡單的小動作卻蘊藏不少學問!
重點是螺距量要隨著翻滾角度漸進補上,以抵銷前後移動量,補錯位置和螺距量就會讓他四處亂跑,因此準確的預測機身翻滾動態至關重要。
由於華科爾三軸不夠線性與自然,要把十字盤感度降到極低才做得好,目前是9:30位置。
至於定點自旋翻,你想太美了,華牌尾舵無法在負荷變化時保持定速旋轉,只要角度稍有偏差就亂跑了,要追上那變幻莫測的尾巴,難度是翻滾的N倍再三次方!

[ 本帖最後由 ej189 於 2012年10月17日 09:36 AM 編輯 ]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年10月17日 10:13 AM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05樓 ej189 的帖子

謝謝回覆!
昨天看了影片刻意試試看怎樣的舵量才能翻得像ej大一樣緩慢圓滑;但怎麼好像都畫虎不成?
原來感度要降低才會翻的漂亮。下次來試試看!
好像還要配合平移的初速,像是後翻就要先前進,才會在定點變的圓滑?

固定塊卡死是因為我把主齒拆下來檢查,裝回去以後頂太上面
因為我沒有用原廠插梢,而是比較細的大頭針,主齒沒有剛好對準插梢孔;
而且主齒好像跟主軸咬很緊所以才跟固定塊上下夾緊軸承。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年10月18日 10:49 AM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06樓 davidlitmanen 的帖子

不用想太複雜!
向後翻的時候機子是不是會向後跑,那麼只要在翻到90度時提早加上負螺距就能把向後跑的距離補回來!
全部連起來,就是螺距比機身提早90度相位就好啦!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年10月20日 05:02 PM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07樓 ej189 的帖子

承蒙大大指導,定點翻已經有點樣子;隨然沒有您那麼圓滑,但經過大量練習已經能把細節給抓出來。原來平移的速度真的要在90度角那邊補回來,所以能不能每次都精準的抓到timing就是關鍵。原本在室內練還看不出成果(因為空間不大綁手綁腳),今天趁風和日麗到戶外定點翻了一下,真是比以前好太多倍了 華牌只要控得好,其實定點翻可以很細膩,45度那邊還可以停出一個頓點,這邊的精準度是無庸置疑的可匹敵大機,只是之前打舵太模糊呈現不出來。

如果這麼說,停懸是航道的基礎;那麼定點翻應該是3D的基礎吧。兩個月前小弟就會翻了,而且學會翻的同一個禮拜就能在大操場四面翻,但這都沒什麼;硬要說的話停懸我也是五天就學會了,但四面停懸學了三個月  細節才是王道! 同樣的一個動作名稱裡面還有很多細節,能不能進階下一個更複雜的組合動作,就要看基礎動作能不能挖出細節。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年10月22日 10:16 PM | 顯示全部樓層

鐘擺一點心得

拜130X槳所賜,最近狂練尾向下鐘擺。
這個動作跟定點翻剛好相反,要求的是剛硬而不是圓滑。差別就在圓心位置,鐘擺的移動圓心
靠近尾槳而定點翻的原心在重心身上。
目前比較大的困擾是pitch會去影響到升降舵的動作。怎麼說呢,就是由倒飛回到正飛的動作,
pitch由負切到正的時候機頭會突然向下壓;這使的本來該有的頓點變的模糊,並且向下壓
太多的時候機身還會向後滑沒辦法停在定點,整個脫離鐘擺的軌道。
我不知道原因是什麼,也許是主翼的風吹在機頭罩上面把它往下壓;不管pitch曲線怎麼調都
無法避免。只能從操控上去改善,由負pitch回正的時候不能給太多正pitch,在飛行上由負
pitch回正的軌道要有足夠的"推力"讓它猛往前也可以抑制正pitch去壓機頭的趨勢。
最後我拿捏到一個節奏,就是在兩個端點的剎車處要猛打一下正或負pitch然後馬上縮到較淺
的位置,聽起來就像槳在兩端噴了一下氣的聲音。這個動作一定要快而急促,慢了就會壓機頭,
而且反方向猛減速的極限螺距打超過一秒機身會不預期的振動加上尾巴亂甩而失控(我想應該
是大螺距的振動引起陀螺儀失控或是電池C數不足接收機遇到低電壓失控)。
用了這個"脈衝剎車法"之後想停在哪就停在哪,不會有不預期的角度亂跑。
這是剎車,起動往另一邊擺的時候也要把pitch突然加大,提供它動能擺起來才會迅速剛猛;
我還發現同樣的打舵只能在600mah電池上有效,換了900mah電池雖然槳速一樣,但從兩邊
啟動的速度就會慢半拍,只要慢了半拍轉速就會掉,於是連帶影響鐘擺的準確度。
所以練習激烈動作還是強烈建議用600mah電池。

因為鐘擺屬於吃動力的動作,以前沒查覺到的動力差異做久了就會查覺很明顯。
如果pitch調成正負對稱其實鐘擺起來動力會不對稱,
倒飛那邊動力充足,說動就動,正飛這邊就有點吃力掉轉。跟傳動傘齒沒關係,我有加墊片,
應該是正飛被機身擋住氣流動力稍弱,所以要調成真正的動力對稱可以在subtrim裡面微調,
飛幾次試試手感。我的CCPM伺服擺臂鎖第一孔,感覺subtrim裡面正飛的pitch要多個4~5的值
會比較動力對稱。爬過文有些前輩教調機,正pitch的攻角要比負pitch多個兩三度
原因大概就是這樣。

[ 本帖最後由 davidlitmanen 於 2012年10月22日 11:06 PM 編輯 ]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年10月24日 09:57 AM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09樓 davidlitmanen 的帖子

您真是觀察細膩,原來正負螺距出力有差啊,我都沒發覺!
大概我調螺距中點的方法不是看角度,而是反覆打正負螺距比較出力大小,至少馬達降轉的幅度是差不多的,而且很容易用耳朵聽出來,這樣就不用管擺臂是不是水平、行程量對稱、間隙等問題。
不過電池快沒電的時候,正負螺距的差異似乎比較明顯。

鐘擺極度考驗機械強度,螺距過大則各種副作用都跑出來,常見的問題是震動,包括主軸固定間隙過大和槳平衡不佳。
主軸能上下移動的話,正螺距拉緊主齒和A傘齒增加阻力,負螺距則拉開而產生咬合震動。
另外自製傳動軸切溝不準也會讓A傘齒忽高忽低,有時候緊有時候震。
高級飛行需更加注意槳的平衡,不只0螺距沒震動,最重要的是極限螺距時也不能有明顯震動,這跟槳的重心不均有關。
回復 按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

本版積分規則

世界各國訪RCTW統計

手機版|台灣遙控模型-RCTW

GMT+8, 2025年10月24日 07:10 PM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