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Mac 圖•Mac、Arthur、YouTube 協力•23T遙控車店 2008-08-19】
紮馬步時間 甩尾基本功
不要再羨慕別人拉轉拋高速彎了!再不勤加練習,哪能親身體驗箇中奧妙啊?玩遙控車就像玩真車一樣,也是有進彎路線、入彎速度、拉轉時機的分別;尤其甩尾更是複雜,因為所有的「點」都和一般行車大異其趣。換上甩尾胎或水管胎後,油門的反應更是讓一般人摸不著頭緒。速度漸漸帶起來的時候,全油門拉轉是高速彎大幅度橫滑所必須;中低速彎角全油門,卻只會令你摩擦力盡失慢了下來。
由日本遙控界名人Yokomo當家車手-廣坂正美所示範的甩尾基礎影片。在日本廣坂可是少數仍使用板型遙控器的「神之手」人物,要認真看喔!
定圓的最高境界為「真圓」,那繞八字的最高境界是真…當然不是那麼難聽的名稱啦!流暢度及緊密固定的路線,是繞八字的高級班!
沒錯,和緩的操作油門,是你要練習的動作之一。不管是初學者或是想找回「手感」的老手,「定圓」和「繞八字」都是必紮馬步的基本功。定圓可讓你習慣油門及略微修正方向的操作方式;而繞八字則加入難度略高的變換方向及收放油門。只要基本功循序漸進練下去,完甩台場非難事!
Yokomo的T-MAX 23T馬達廣受甩尾族的愛用與推薦,約莫3萬轉的轉速,依比例大小來看,你也擁有了一輛遙控界馬力四百匹之譜的戰駒!
密不可分三人行
馬達 電子變速器 齒比
馬達與電子變速器(簡稱電變)、齒比,三者是決定電車動力表現的幕後推手,亦可說是電動遙控車的動力靈魂。高輸出的馬達,搭配能夠驅動它的電變,加上適當的齒比與強化的改裝車體,才能成為叱吒賽道的戰駒。
定圓、繞八字熟練之後,下一步是練習U型大彎。除了差速器的設定外,動力也要足夠,才能帥勁的高速橫滑進出彎道。
基本動作的最後一堂課,就是S型彎道甩尾了。練熟這四種基本功夫後,完甩賽道絕對非夢事。
以汽車的概念來看,馬達就像是引擎,提升馬達層級就像你從原廠改落B18C的意思一樣。還記得小時候玩的「軌道車」嗎?遙控車的馬達可視為其放大版。目前1:10遙控房車使用的馬達規格為「540」,這個數字代號包含了軸心轉子的型式、長度、外觀的大小、公制固定孔位等規格定義。不同於軌道車年代的多少萬轉分野,遙控車的馬達以「T」數區分。什麼?玩個車還看T數喔?OP的學長學弟制真重…。當然不是啦,稍後會說明。
甩尾車都在狂拉轉速,雙風扇的散熱改裝是必備項目。尤其是碳刷馬達,會由碳刷及轉子銅頭接觸面間產生高熱。
運用傳動大齒及馬達齒的齒數搭配,來調整出適合馬達出力區間帶的齒比。
電子變速器顧名思義,負責掌管數位變速的部份,動力輸出的Map完全燒好在裡面。不諱言的是,愈好的電變,價格一定愈高,支援的馬達範圍也就愈廣。而且愈高等的知名廠牌,預設的動力曲線就愈棒。就像你改了引擎之後,供油電腦一定要相對提升的意思一樣。強悍的馬達瞬間所需的電流進出量相當驚人,若是沒有提升到對應層級的電變,跑沒幾圈馬上過熱燒給你看。所以「鈔票的厚度,決定車的力量」這句話是真的。
大齒上通常都會標示齒數以供辨別,不同車種使用的齒數規格不盡相同。
齒比可以把它看作像變速箱來理解,電車雖不若油車有二段變速齒輪,但合適的齒比,才能讓馬達的力道控制在應有的輸出範圍。這樣才不至於使馬達超轉或是悶力,影響它與電變之壽命。現在的車要調整齒比相當簡單,僅需依馬達類型與專業店家建議之數值,按照說明書(大部分廠牌都有指示)變更馬達齒及中傳軸大齒即可。一般而言,甩尾以高扭力輸出為訴求,使用碳刷馬達齒比約5.5至6.0之內,依馬達強弱再作調整。
安裝新的電子變速器後,一定要進行中立點、全油門、全煞車的設定,車子才有辦法走行喔!
入門級動力組合
伴你習慣橫滑思維
話不多說,馬上切入「T數」問題(嗚,還說沒學長學弟制)。所謂T亦指「Turns」(圈數),意即每單個轉子單元上漆包線所繞的圈數。拆開馬達,抽出裡面的轉子心,即可看到轉子上有三個單元,分別纏繞著線圈。例如說這顆馬達為23T,就是代表著一個單元上的線圈為23圈。數字愈少,纏繞的圈數愈少,代表著電流傳遞相對較快,轉速也就愈高。但是耗電量及對於電變的需求,也是成正比。
Tamiya的101BK為基礎電變的代表,輸出曲線平凡,兩萬轉以下的馬達皆難不倒它。
所以,23T的馬達,不管是轉速、速度、耗電量等,都大於27T以下。所謂「以上」是指T數小、速度快的馬達;「以下」是指T數數字大、速度慢的馬達。愈快的馬達,就要用重齒比(數值小,如5.0)來延後它的出力峰值,保護馬達;愈慢的馬達,反之使用輕齒比(數值大,如6.7),讓它能輕鬆帶動車輛。
看在玩家眼中毫無利用價值的白馬達,卻是入門初學者練手感的好幫手。
源自電動飛機,俗稱「超級小白」的V6馬達,是經濟實惠的動力選擇。
隨車附贈的銀白色馬達,我們俗稱為「白馬達」,它沒有T數與轉速的參考價值,任何電變皆能推動它。但是當你換上抓地力最低的水管胎後,低輸出白馬達卻是你習慣入門操作的良師益友。而田宮出的黑色Sport Tuned馬達(俗稱黑金剛),轉速約莫18,000轉,雖然稱不上大輸出,但大約也是改裝速利303或是原廠AE86那個等級了。練習競技兩相宜,強者還能隱藏殺氣,不愧是甩尾七武器之首!
大家口中的田宮「黑金剛」Sport Tuned馬達,能將它發揮的淋漓盡致、直挑三萬轉以上對手的強者大有人在。
許多20T、19T的馬達亦有生產「免保養」型式,用到無力衰退後直接換新品。
被車友們暱稱「超級小白」的V6白馬達,轉速據說達到兩萬轉之譜,輸出足以幹掉黑金剛;撕掉貼紙後,十足扮豬吃老虎!更可怕的是,近來還有逼近三萬轉的V8「究極小白」,真的是怎麼被巴掉的都不知道。除了究極小白外,上述兩萬轉以下的馬達,使用如田宮101BK之等級的低階電變即可推動。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上述的馬達皆無法拆解、無法保養維修。因此,它們又被稱為「免保養」、「拋棄式」馬達-便宜,用到虛弱無力後直接汰換就好。
無刷系統當然也進入程式卡的時代!而且現在有許多經濟實惠的套裝可以選擇,已不像過去難以親近的高單價。
玩家級動力匹配
讓你征服甩尾台場
當你從胡亂「撇輪」的無頭蒼蠅,晉升為找夥伴練習「並甩」的橫滑玩家時,剛剛提到的所有馬達都無法滿足你的需求。什麼樣的動力才叫做踏入「強」的境界?目前日本公辦遙控甩尾賽事及國內車友們,普遍使用23T的碳刷馬達為主。此級馬達轉速將近三萬轉,配合精心的車體改裝與週邊(電變、齒比、電池、遙控設備等),以實車角度來看,你已經擁有一輛夠格的D1戰駒。
Ko Propo的VFS-1是第一顆可以用「程式卡」自行設定的電變,而且由於它是為了競速比賽而誕生,因此體積非常小。
什麼時候會察覺動力的不足呢?很簡單,當你在甩尾台場上跟大家近身肉搏、「追走」距離靠到幾近碰撞前車時,明明差速器的調整及動力「抓漏」都已經很完美了,前車照樣在高速彎時,在緊繃的馬達高轉聲中拉開與你的距離。對!甩尾車難得的油門一敗就在這個時刻!馬達的強弱決定了高速橫滑的距離與速度感。
Futaba MC330CR是目前最常見於甩尾車上的電變,最高可支援至13T高速馬達,C/P值十分高。
電變當然也是重要的一環,現在23T以上動力最常見的電變為Futaba MC330CR。穩定的表現、具水準的動力曲線、有力的回油再加速輸出,是它受歡迎之處。
進口品牌的無刷馬達價格不斐,但CNC車削的外觀實在霸氣十足。可別小看它,這顆馬達高達72,000轉!不夠強的車體可是會被扯爛的!
無刷馬達以「KV」值為標示單位,其數值代表供電之每伏特電流所能產生之轉速。如3932KV x 7.2Volt電池供電約等於28,310轉,此顆無刷馬達約等於碳刷馬達23T的出力表現。
遙控車的電子變速器亦發展到可以使用「程式卡」做個人化動力設定的境界,第一顆如此劃世代的碳刷電變為競速用Ko Propo VFS-1。這類電變可設定諸如起跑模式、煞車力道、峰值輸出區段等功能,簡直就像自己化身為一手拿著NB、一手搭著引擎蓋的專業改裝技師。既然先前一直提到「碳刷」,想必相對的就有「無刷系統」這種東西-怪獸級的超強動力。
23T馬達不管在競速或是甩尾賽事接受到廣泛使用,因此百家爭鳴,可以選擇的品牌相當多。
顧名思義,它就是沒有碳刷。上過小學理化課、玩過馬達模型的你一定知道,沒有碳刷或是銅刷夾住轉子銅頭,怎能讓馬達驅動?相信你的直覺與想像力,無刷馬達的驅動方式,就好比磁浮列車一樣!透過固定在馬達殼內側的三單元磁鐵與線圈,運用三相位線不斷轉換通電,讓轉子得以旋轉。而且少了碳刷阻力,連帶減少了熱能的產生。更棒的是,它也不須費心保養!
分享~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