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梁堯適
"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 部隊成敗主官負責 ",空軍司令身為空軍主帥,
空軍的成敗責無旁貸,但自民國95年8
月最後一架AT-3延壽計劃完工後,即需開始的高教機案,至今歷任五位司令,並經過立法院的主決議文及馬總統的正式公開宣佈 " 國機國造 " 政策,
但空軍找盡理由,根本不甩,今天的中華民國仿佛回到了民國初年,軍閥割據下" 令不出總統府 "的局面,日前更由國防部陳副部長公開宣佈國機國造來不及了,但真相卻是......
像這樣一個技術等級不高的教練機,對漢翔而言絕非難事,而事實證明以現役的AT-3而言,性能確是當代的佼佼者,這是任何人無法抹滅的!
再者,放眼當今全球任何一個能自製飛機的國家,都是以支持自製為手段,藉此發展自己的航空工業,因為航空工業才是高科技產業的火車頭
,其所帶動上下游產業的實質效益往往在十倍以上,以 " 經國號 "而言,當初的總金額約 2130億台幣,但實質的工業效益達到 2兆多,對台灣的經濟和工業實力有相當大的助益,而高教機案的總額約在700億台幣,其效益亦可達到7000億台幣,對整個高科技產業來說,這絕對是個大補帖!
但五任的空軍司令對於國機國造都說沒錢,對於需求根本提都不提,
造成延宕的事實 ,而國機國造的先期研發經費也才80億,而且並非一次撥付,而是分8-10年,每年約6-10億,
國防預算每年數千億都在花了,會差這區區的小錢嗎?
如果空軍連國機國造的研發經費這點小錢都撥不出來,那麼就表示國家沒錢,那又何必談換裝呢 ?看看有錢的美國,T-38服役至今已經50多年 ,都還在不斷的延壽和性能提升,我們AT-3才30年不到,而且還比T-38晚了一個世代,代表整個飛機的工藝技術又比T-38先進,機體結構自然更耐用 ,壽命更長,且 AT-3又是全球同一代教練機中安全性及操縱性的佼佼者
,只要再花點小錢每十年做一次延壽計劃及性能提升,再飛個 20-30 年絕對不是神話,這是最經濟實惠的做法
!
簡而言之 : 空軍根本不需要急著外購高教機!
但為何口口聲聲窮的撥不出小錢來研發的空軍 ,卻對於要花大錢對外採購倒很積極,而且很快就內定要在台組裝,這中間有何貓膩呢?
說穿了,外購和自製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回扣問題,外購的不管向誰買都有回扣,而且是 " 肥扣 " ,也因此才會有 "拉法葉 " " 幻象機 "等弊案 ,而這些弊案也經過國際間調查確有其事 ,不容狡賴! 而如果高教機外購成功 ,這700 億的回扣僅以10%來算,至少都有70億,就算分個幾億都不是小錢錢,這樣的誘惑又有幾人擋得住呢?
但就算是對美軍購 ,表面上是政府採購,但軍火商私下還是會給相關官員回扣,只是金額被分散變少了,
因為一部分要用來打通美方的關節,
這是潛規則!
但國機國造則因為漢翔是官股的半國營企業,不可能私下給回扣,因此態勢就非常明顯了!
而軍方就看準了: 國機國造要6-8
年的研發時程,而外購則不必,從沈國禎 .彭勝竹.雷玉其.嚴明到劉震武只要不提需求,不撥預算,國機國造就一定來不及 。
但弔詭的是,空軍要的是高教機和部訓機二合一的構想,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中華民國空軍從成軍以來 ,都是利用作戰部隊汰換下來的戰機作為部訓機,從來沒有所謂的專用機型, " 要甚麼,有甚麼 "那是美軍,中國空軍向來是 "有甚麼,用甚麼 " ,這是 "光榮傳統 " !
如果真要性能二合一,那麼第一要有經費,第二要有符合的機型,但
M-346在原始設計上根本沒有部訓機的功能,如果要做的話必需另外負擔研發費用及時間,時程上一定會有所延宕二到三年,而且也不保證一定能夠符合我國空軍需求,再者,M-346
參加美軍高教機競標案,最近也自動退出了,這就說明了一個事實 : 真金不怕火煉 ,如果它真的那麼好,又何必自動放棄美軍龐大的市場呢?
民國37年國共內戰長春圍城時,
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為了救回一個中尉小飛行員,派出了由中隊長喬無遏領隊的四架戰機掩護一架運輸機,驚險救回這個小飛官,劇情比起美軍的 " 黑鷹計劃 " 毫不遜色,更且早了五十年,四十年後這個小飛行員成為中華民國空軍總司令及參謀總長,他就是陳燊齡上將。但反觀今日台灣空軍這五任司令,在自己的職責上不論是有心或無意的怠忽,更有甚者踏著莊倍源上校的屍骨,以圖個人的利益,和惜才的王老虎名留青史相比,難道都不怕遺臭萬年,子孫蒙羞嗎?
當年筧橋航校的精神堡壘上鐫刻著一段標語 :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
,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勗勉飛行員在劣勢抗戰的洪流中捨身取義 ,誓死報國!反觀台灣空軍在高教機案的發展過程,卻讓我們這些老空軍有一種 : "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軍火商的回扣同歸於盡 "!的悲哀 !
沈司令,高部長,慎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