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lightlab 於 2015年7月1日 09:30 AM 編輯
現在四軸如果使用 7.4V 馬達大多是碳刷馬達, H8C/F183 使用 7.4V 空心杯馬達是很特殊的, 馬達大小 8.5x20mm 跟許多 3.7V 空心杯馬達一樣, 因此一開始許多人懷疑這個馬達能不能耐到 2S Lipo 的 8.4V. 測試證明這顆馬達的確 KV 值較低, 可以用在 2S 上, 但耐電流確實稍微不足用來承受 H8C 的重量(空機含電池約 135g). 大家都想要高效率的空心杯馬達與 2S, 因此論壇上討論很熱烈!
爲了槳效, 推動 133mm(約5.3吋) 的槳, 減速設計是必要的, 但馬達包覆不足, 歪斜後使得大小齒輪間隙容易變大, 跳齒/卡齒問題, 也是造成馬達掛掉很大的主因.
這台小四軸有很多可以考慮修改的地方, 只是有時候不知道是你玩她還是相反.
1. 加大馬達電容: 一般碳刷馬達會有三顆 0.1uF 電容消除高壓雜訊及火花, 但空心杯馬達只有在電路板上有一顆 0.1uF 電容, 透過兩條導線寄生的電感抵銷後, 真正消除火花的效果可能有限, 因此可以考慮加大至 1.0uF. 缺點是會有一些動力被電容吃掉, 但那是高頻的電壓, 轉換出的扭力應該也不多了. 降低火花也會降低碳刷與換相器的熱, 也有可能降低 drop-out 發生. 有人建議並聯飛輪二極體, 除了保護之外, 也讓飛機掉下來的時候, 四個槳可以順利旋轉, 讓機身平衡落下, 不過不知道會不會影響 PWM 訊號的反應速度, 我試起來怪怪的.
2. 馬達散熱: 馬達內側的機殼可以開洞, 甚至考慮馬達上方. 或是讓馬達穿散熱衣.
3. 馬達與槳軸間塞塑膠管: 不讓馬達向外傾斜, 確保大小齒輪間隙不會變大, 不過這會影響馬達散熱.
4. 對絞馬達線: H8C 可能有空中斷訊摔機(drop-out)的問題, 對絞馬達線降低輻射出的電磁波, 也要遠離接收天線及高頻模組.
5. 接收天線: 檢查接收天線突出的部分(銅頭以外)是不是 1/4 波長(31.25mm) 再短一些, 我是抓 29mm (300/2.45/4*0.95). H8C的天線有半波長(早期版本跟大多數飛機一樣, 1/4 WL 直接焊在射頻模組上), radiation pattern 像是甜甜圈, 天線指向的方向訊號較小, 有人建議外殼鑽個洞改成垂直於地面.
6. 改滾珠軸承: 每一軸需要兩個 4x7x2mm 的軸承, 原廠的銅套太兩光了, 軸承如果是單面有蓋,例如 MR74Z, 記得有蓋的要朝外擋灰塵.
7. 換 V636 的槳: H8C的槳重約4g, V636約3g, 螺距好像一樣, 停懸油門可以降低約8格 (-5 降至 -13). 有要掛攝影機的人可以考慮做槳平衡, 看是背面用砂紙磨還是貼膠帶都可. 原廠槳的固定螺絲很容易滑牙, 可以找一個合適的熱縮套管側邊開個小孔, 旋轉套管就可以拆螺絲或是固定不鬆脫了.
8. 單軸拆掉三顆螺絲: H8C 上下機殼有 28 顆螺絲固定, 再加腳架4顆, 去掉單軸中間兩顆以及腳架內的一顆. 往後拆機不用拆腳架, 螺絲剩 16 顆. 換馬達也可以考慮只要拆掉單軸剩下的這4顆螺絲, 用一點力分開上下機臂, 就可以取出馬達座換馬達, 至於接線因為碰不到電路板, 所以直接焊在原本的馬達線上就可以了. 有人直接切開上蓋, 換馬達的時候, 只要拆3顆螺絲(如果靠最內側切就是4顆螺絲), 取下小片的上蓋, 就可以看見馬達座了.
9. 降低腳架高度: 用力向外扳開兩隻腳讓它變形, 機身降低, 降落的時候比較不會翻, 槳不會打到地.
10. 換平衡充電的 2S Lipo: 2S沒有平衡充電我認為是很危險的事, 不要開玩笑. 原廠的電源頭也算是 JST, 如果要換掉原本黑色的接頭, 改成紅色的 JST 母頭, 把黑色頭的 JST 針退出, 再插進紅色 JST母頭即可. 退針可以用小的一字起子或是退針器. 一般的 2S 寬度約 30mm, 但 H8C 的電池倉寬 27mm, 所以只能找 25mm 窄版的電池. 改 900mAH 可以飛 14 分鐘. 如果電池長度大於 70mm, 可以去掉裡頭用來擋住電池的塑膠柱.
11. 換遙控器: 7E 當然是首選. 我很佩服液晶控可以把飛機玩好的人, 我做不到. 還有一個好處是不用忍受開無頭時的噪音.
12. 加尋機器: 如果沒有用到拍照功能, 可以反向拍照的 3.3V 訊號, 驅動 DC 壓電式蜂鳴器. 或是在飛機上寫你的手機號碼, 但撞到人也賴不掉.
改完的機子照片可以看這 http://www.rctw.net/thread-367726-1-1.html
JST 退針的照片: 退針器(或一字起子) 要戳針旁的小洞, 不是防呆突出下方的大洞喔! 如果真的搞不定, 那就拆開來換線吧!
JST 退針
馬達散熱孔
槳螺絲固定圈
J.F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