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4年1月7日 10:00 AM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golfwang 於 2014年1月7日 10:09 AM 編輯
甩尾應該是場地決定一切,
不同的甩法是看甩什麼場地才去配車子的條件!
比較流行的玩法是擬真玩法,就是一切都縮小,
賽道的寬度和車子的比例和真實情況一樣,
正式比賽多是這一類的,如下面的影片
這速度算是「超慢速」甩尾,沒有什麼速度的快感
但您用長鏡頭ZOOM IN去拍,擬真度是非常高的,
尤其改裝反胎會讓您在過彎時就和真車甩尾的動態是一模一樣的。
但這種速度的甩尾一定要有場地去達到擬真,不然在一個很空曠的場地玩,
那速度會慢得讓您…很沒勁。
您想要的高速一點的甩尾應該比較接近以下的影片
尤其它的下坡很有頭文字D的精神,
但請注意一下27秒高速過彎那一段,您也看到它需要「多大的彎」才過得去,
那有賽車道和車的比例是那麼大的?所以就不擬真啦!但視覺上比較爽!
至於陀螺儀小弟最早看到是幾年前日本人用在賽道高速甩尾,
因它在彎道時的反應時間太短,油門和轉向一個不對車就失控了,
所以有陀螺儀的介入「較容易」跑出漂亮的路線車也比較不會失控,
但其實慢速甩尾也可以用,以下影片可以參考,有很清楚的說明有和無的差別,
不過這時就會有老手出來說…手就是好的陀螺儀(這句大概只有3D直昇機不適用吧),
也會有人覺得甩久了反而不習慣有陀螺儀介入會影響手感,所以認為陀螺儀是新手練車才需要,
這就看個人了,小弟是覺得電子儀器的功能就是固定在那,怎麼去應用是看個人,
跟新手老手沒有太大關係。
其實總而言之,甩尾就是抓地力的遊戲,配合不同胎皮就會甩出不同的感覺,
當然再加上不同的動力去搭配又會有不同的呈現,
要高速甩尾,第一當然動力不能太差,第二當然抓地力也不能像光頭胎那樣一摧就滑,
配合不同材質的場地又會多一個變數,小弟還看過在輪胎固定各種材質的「貼片」改變抓地力,
來控制過彎大小的玩法…總之太多了,以上您參考參考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