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3年8月28日 02:47 AM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linci34000326 於 2013年8月28日 03:29 AM 編輯
davidlitmanen 發表於 2013年8月28日 02:05 AM 
我沒什麼時間去試,但單就你的需求,你先試試看這個方法。
你需要類似圓形涵數, r^2 = x^2 + y^2 而不是 ...
也不叫甩尾(30度以上?),頂多算是偏
但是偏了之後不會再回正,連續動作後偏移量就越來越多
循環螺距、集體螺距都會造成機身反扭力增大,3G太笨就偏囉
反倒是集體螺距時,急上急下的偏移會在運動過程中回正
會注意到這個是因為vbar機子放在地上,馬達不轉純打舵
不論是增加集體螺距、打出循環螺距,尾舵機都會預打出右風舵向;
回正、減少集體螺距時,尾舵會收回一些右風舵量
腦袋轉不太過來,我一直想著三角型的斜邊
然後遇到Deviation不能開根號就卡住了
為什麼會蠢到想要開根號哩~~ 呵呵
不過想想還是不對,我起先用絕對值、加法做混控
由於需要的補償量極小(約5),也趨近拋物線底部了
而且在左下右上,升降副翼打滿舵時,r^2還是會較純x或y極限時為大
或許又牽涉到陀螺儀的角速度管理,斜向的循環螺距並不是單純的合併向量增大?
國文造詣不佳,我再盡量修一下文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