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2年12月28日 12:37 PM
|
顯示全部樓層
BISON II sIG 33 150mm自走重步兵炮 前世与今生
(一)开发缘起设计与生产
步兵炮顾名思义,是在战场上提供步兵直接火力支持的火炮。不同于射程长远的重型加农炮或榴炮,步兵炮的炮身通常比较短,但是口径大,炮的重量也比较轻,以适合步兵前线作战时的需求,而这类火炮的兴起和一次大战德军的突击群战术有密切的关系,与后来发展的突击炮也有渊源。战后莱茵金属公司在1927年开发一款新的15公分重型步兵炮,用来搭配leIG18型 7.5公分轻步兵炮。到1933年正式开始生产,引入部队,命名为重步兵炮33型(sIG 33 15cm L/11)。
该炮的实际口径是14.9公分,倍俓11.3,炮身长1680mm;最大(四包)装药时炮口初速每秒240公尺,可以将38公斤重的Gr.39型高爆弹击出达4700公尺远;最低装药的射程约1475公尺;破片散布范围100-200公尺宽,12-15公尺深;使用跳弹射击(ricochet fire)最远可达1400公尺,在目标上空20公尺处爆炸杀伤敌炮兵、机枪巢和壕沟的敌人;此外还可以发射25公斤重的高爆穿甲弹(HEAT,Gr.39 H1),射程约1000公尺,装甲穿深达160mm。一般采弹药分离放置,射击时才组合,射速每分钟2-3发。有别于师炮兵的加农炮,重步兵炮一般编制于步兵团的重步兵炮连,而步兵营下则各有一个轻步兵炮连,一个连各六门炮。生产当时多半使用一般金属,因此重量高达2872公斤(含乘载轮和炮架),除去轮子与炮架还是高达1.7吨,虽然曾经尝试使用轻金属生产部分组件,但是大战爆发后轻金属归空军优先使用,所以轻量化的尝试并未实践。
该炮大战中总共生产约2200门。 波兰战役时,重步兵炮的缺点逐渐曝露出来。由于它实在太重,很难由步兵直接推上火线支持,而且没有适当的防护。波兰战后第四兵监部(炮兵总监)立刻着手开发自走的重步兵炮,利用一号B型坦克来搭载sIG33,并加上简易的装甲防护。这些一号sIG33 15公分自走重步兵炮在1940年2月改装生产38辆,编成6个自走重步兵炮连(701-706连),每个连6辆炮车。一号自走重步兵炮的设计很应急,把一号坦克的炮塔撤去,切开部分上部车体,直接把重步兵炮放上去,在前方与侧面加上10mm的装甲保护。当车体受损,就直接把炮撤下装到替换的车体上继续作战。这个概念似乎很好,但是代价就是车重太重且车体太高,全重量达到8.5吨,比一号B型重了将近3吨,但是引擎马力并未增加;车高达2.8公尺,使得重心提高,而且不利于隐藏。六个自走重步兵炮连在西方战役前配发给6个装甲师,而sIG33的威力也获得充分证明:一辆一号自走炮车用一发炮弹摧毁了一栋建筑。
在西方战役还没展开之前,炮兵总监部在1940年初也着手尝试利用二号坦克车体来搭载sIG33。计画由Alkett厂负责。起初依样画葫芦,直接把步兵炮连炮带轮架上二号车体,结果试验不成功,射击时的9吨后座力让步兵炮后退超过了车身。接着Alkett试验将双轮去除,这使得炮可以往前置放。在6月进行测试时相当成功,sIG33总共射击了120发炮弹,测试各种射角与射速,且在高速射击下车身没有明显的下陷。Alkett获得合约,在10月时生产了一部原型车,进行更多的测试。这些测试发现原本使用的二号车身虽然可以承担火炮的射击,但是剩余的空间过小,造成操作和载弹量不足。进一步的合约要求Alkett将车体扩大,宽度由2280mm增加到2600m,长度也由4810mm增长到5480mm,并增加一组路轮;车身正面装甲达30mm,而防护装甲板的厚度是14.5mm,可以抵挡一般步枪口径的穿甲子弹。原本二号坦克的迈巴赫HL62TRM引擎出力仅有140匹马力,在二号自走炮上换装成Buessing-NAG厂生产的150匹马力L8V水冷汽油引擎;为了增加战斗舱的面积,引擎改为横置。除了传动和走行装置,大部分内部的零件都和二号坦克不同。战斗重量(含10发炮弹和4名成员)达12吨。在满载的情况下,二号自走重步兵炮的最高时速达45公里(路面),活动距离约100公里。
根据7月的协议,第一批12辆先期生产型应在8月开始交车,9/15全部完成,但是实际的生产延迟到12月才开始,当月完成7辆,隔年一月5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