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樓上說的瘋子就是我~~
我已經改出來了....效果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我先再這邊把我改裝的方式還有一些數據PO上來...
在這裡我先要聲明,以下數據..."僅供參考"...如果你不是非常熱血的飛友,
真的不要輕易嘗試。
以下就是我對改裝部分的簡單說明,如果有興趣的飛友在參考看看,
如果有高手看的出哪邊有問題,也請指教!
材料:無刷電變*2(我採用drxxxfiy 12a的電變)
無刷馬達*2(我採用jx-230434s kv值2753的馬達)
還有2.5*8螺絲*4
6動作以上接收機*1
6動作以上且具有自定混控功能的直升機用發射機*1
機械部分:須先將lama的本體切出可以容納無刷馬達的空間,且鑽出馬達固定的孔位。並且以lama原廠的8t齒輪以缺氧膠固定。我採取上旋翼之馬達在前,下旋翼之馬達在後的方式固定。另外,十字盤的部份也須稍作修剪,以避免與後馬達相互產生影響。
控制系統:我以小九作為發射器,所以以下以小九作為說明。我以第三動作的油門控制上旋翼,並且利用直升機遙控器之油門與螺距混控,將兩者同步控制。並且利用油門與螺距的曲線來控制上下旋翼的平衡。並且藉由這樣的設定希望上下旋翼在上下end point之間可以有較完整的平衡。另外藉由發射機內的自定混控功能將第四動作RUDD混控至第六動作的PICH使撥動方向舵時可以控制下旋翼之轉速。以上是我大致上混控的方法,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數據,我要強調的是以下的數據"僅供參考",po上來是希望拋磚引玉,所以有問題不要找我算帳。
D/R EXP值僅第四動作(方向舵)調整成60% -20%
EPA值僅第四動作(方向舵)調整成下100上140
伺服機反向1.3.4.6動反向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油門及螺距曲線
油門 螺距
第一點 0.0% 0.0%
第二點25.0% 25.0%
第三點49.0% 64.5%
第四點74.0% 78.5%
第五點90.0% 100%
混控比
RUDD方向舵 TO PICH螺距
左右各65%
接下來的部份就是我目前的使用心得。改裝到現在其實已經接近尾聲,剩下就是一些些調校的部份,大致上由們在第三點之前是可以維持接近原廠穩定程度之停懸,但是超過第四點之後,就怎麼樣都無法修正回來,我想許多高手在看到我的油門與螺距曲線時就已經有這個疑問了,就是因為有慣性的自旋,所以我只好將兩者調出這麼大的差距,來修正油門在第四點之後機體的自旋。我有試過上下跟軸的設定,可是我發現上下跟軸無法透過混控來控制PICH達到控制下旋翼轉速的目的,所以目前還在找尋方法解決中。
以上就是我改裝的一些方式跟心得,照片應該隨後就會奉上,如果有飛友有興趣,或者是已經著手改裝,都希望可以將自己的方式跟心得PO上來大家討論,我想突破原廠混控板的性能封印應該指日可待。
[ 本帖最後由 giqib 於 2006年5月4日 06:35 PM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