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文化的「與眾不同」之處,正由於其與其他文化不通的條件下形成的。而蜀文化特色的逐漸消除,也正是在與秦楚交往頻繁,特別是秦滅蜀以後。
古蜀國在相對意義上與外界不通而獨立地發展其文化,到底有多長的時間?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華陽國志•蜀志》說:「九世有開明帝,始立宗廟。以酒曰澧,樂曰荊,人尚赤,帝稱王」。此時,他們已經把中原的典章制度引進蜀國。據記載,從秦惠公13年至楚肅王5年即公元前387--377十年間,「北伐秦,東伐楚」,「東接於巴,南接於越、北與秦分,西奄峨番」是蜀國的最盛期。
中國史籍記載有關蠶叢、柏灌、魚梟、杜宇、開明氏等幾代蜀王的事跡,但內容極其簡略,很難依據這些只言片語的記載理出古蜀史的頭緒來。經過本世紀幾代考古學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廬山真面目終於漸漸顯露,人們對古蜀歷史的認識已是愈來愈清楚。過去討論蜀史,大多僅能言及春秋戰國時代,再上溯西周時期就非常模糊了,而今天,可以遠探商代甚至更早時期了。
現在已大致明暸:在北達漢水流域,東至荊江地區,西南迄大渡河、金沙江及今貴州北部一帶這一廣泛區域內,分布著許多蜀文化的遺址和遺跡。這些文化遺存及其出土文物,反映了考古學意義上的類似性和一致性,呈現出大體相間形態的文化面貌。至於古蜀文化的中心區域,正是被譽稱為「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成都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裕的白然條件,使它自古而來都被人們視為今四川一帶的中心地。
大體來說,三星堆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續2000年,而這2000年中的後期也就是商代後期。
「天外來客」或神話人物?
中國《光明日報》記者曾把那尊巨大的所謂「青銅面像」,稱之為「天外來客」(外星人),因為其相貌奇特,五官呈幾何圖案,近似商代早期青銅器上的獸面紋。而且睛球突出為圓柱形(最大均外延30釐米),中間還有圈狀的「箍」,兩只大耳朵向左右翹起,裡面有簡潔的紋飾。另外闊鼻樑高,鼻翼呈圖案狀。只有嘴用三條向上的弧線組成,使之面帶微笑。由於形象奇詭,成為三星堆遺址中的「大明星」。但它到底是誰的形象?在祭祀中起什麼作用?似乎還沒有定論。
因此才有人認為他是「天外來客」,最起碼不是普通人,因為人不可能有那副尊容。三星堆博物館的劉少匆先生在《霧中的王國:三星堆文化雜談》一書中認為他是神話中的「燭龍」,既可以說是掌管天候的神祗,也可以說是蜀族的祖先神之一。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暝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海外北經》也有相似的記載:「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裡,在無舀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將這位燭龍與出土的大銅像做比較,面部是一致的,特別是「直目正乘」,很該注意。以往考古學家將「直目」作「縱目」解。《華陽國志•蜀志》:「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甚至以為大銅像額上的方孔,就是裝飾「縱目」的地方。劉少匆認為很不妥當,他說「直目」者,言目光直射之意。銅像上的眼球突出,正是「直目正乘」的誇張。總之,這是一具司天候的神像。農耕時代的先民,太依賴它了,所以,把它鑄造得如此巨大。
上古時代,管理天象的官員叫火正。《國語•鄭語》說:「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日祝融。」祝融與燭龍兩音甚近,莫非燭龍是祝融的「神化」?不過,祝融本是楚人的始祖,《國語•鄭語》和《史記•楚世家》都有明白的記載,怎麼又和蜀人拉上關係了?其實,這種關係在《山海經》中,也寫得很明白。《海內經》說:「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於江水。」這樣看,最早懂得天象的祝融氏是居住在岷江流域。同時《大荒西經》還有「穎項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的世系記載。蜀族把他作為一位祖先來祭祖,理由就更充分了。
當然,這又發生了新的問題:古蜀人和古楚人又是什麼關係?楚文化的形成,是否又受古蜀文化的影響?這些問題,雖有學者論及,但已不是「三星堆文化」的範圍。
總之,這具大神頭像,耐人尋味。已有人指出它是蜀族所宗的祖先神,或表現了一個神、鬼、人的集合體,有「燭龍」氏族的特徵等等。但為什麼要如此崇拜它,它的造型與法力對古蜀人生活生產有什麼影響,以及它為什麼是蜀人的祖先神……,有待於我們進行認真的探討後,才能得出符合歷史的結論。
人像面具
有不少文章說三星堆古遺址發現了不少「人像面具」,甚至把那「天外來客」也說成是「造型奇特的青銅人面具」。其實,面具是上古社會十分流行的一藝術形式。因為,戴上面具,不僅可以使自己進入面具所規定神和物的世界,其他人也不再把他當成他自己。現在社會,人們在化裝舞會上,戴上面具活動,恐怕也是這種習俗的遺跡。但在上古人的眼裡,人們戴面具,決不是「化裝游戲」,而是一種十分神聖的儀禮。它是在把自己的靈魂「輸入」面具所代表的那位神、人、物的靈魂。因此,面具就是特定的神、人、物靈魂的載體,是一件種物,是它自身反映的靈魂的象徵。古人所以要在祭祖活動中廣泛使用面具,就是為了自由地與神靈世界交往。看來,對於神來說,肉體的形象,似乎並不是最本質的東西。
在三星堆祭祖坑出土的青銅頭像,有的碩大得根本無法戴,即使與真人相似的,也不可能戴在頭上。因為它的眼、嘴、鼻全是「封閉式」的,且過重。因此,我們可以肯定,那些銅人頭絕不是面具,而是面具形的頭象。這種形式的銅像,其他地方也發現過。如1973年,在希臘北部的阿基利,就發現過這種可以掛在圓柱上的面具形銅象(見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第509頁)。三星推出土的青銅頭象,有椎形頸部的,都可以套在木樁上。由此設想,如果說面具可以探求到希臘戲劇起源,那麼,面具式的青銅頭象,則可以說是木偶戲的始祖了。
面具形青銅象的大量出土,說明古蜀人的祭祖活動,盛行面具,這是與夏族同俗的。銅象的造型,正是受了面具的啟發。又因為這些銅象都是種的代表,所以,他們基本上是人的面部形象,髮型、花冠也全是人化了的。
在四川省三星村,有一個數千年前的古老文明──三星堆遺址,它的文化特質和宗教信仰,像是獨立存在於中國歷史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文字記載,甚至還有人認為與外星人有關,這是真的嗎?
三星堆遺址北面有鴨子河流過,東西南三面有古城牆的遺跡,一旁還有月亮灣台地,從專家所做的地層橫切面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有個梯形的黃色土層,根據專家判定三星堆遺址距今有數千年歷史。
1929年一個姓燕的農夫在挖車水坑的時候,竟意外的挖掘出了300多件的玉器,古蜀文明的重見天日,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目前出土的文物已經有1000多件都被收藏在三星堆博物館內。青銅鐵樹、石璧、青銅大立人,每個都做工精細,顯示當時的工藝技術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
其中最特別的就屬這青銅面具了,濃眉大眼直鼻大嘴,長得不太像中國人,不過可別以為是外星人,在【華陽國誌】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
說的是,在殷商時期,政局動盪不安,一個名叫蠶叢的諸侯,眼睛突出長相奇特,他率先在古蜀地區稱王,可見得當時在這裡,確實有人長得像這個樣子:眼球凸出呈筒狀,還真有點恐怖哩!
三星堆在歷史上雖然沒有太多記載,但從它所擁有高超的鑄鐵術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中國文化的起源並不僅僅在黃河,川西,也曾輝煌過呢。
照片如下: |
上一篇:【閒聊】男人們,你愛過嗎? 作者:陶子下一篇:【笑話】超寶短篇笑話
|